平陆运河生态实践:土石方变废为宝,打造绿色经济新标杆

发布时间:2025-09-03 来源:房天下 作者:编辑

平陆运河建设过程中,数亿立方米土石方通过科学规划和创新利用,实现了从工程弃料到生态资源的转变。这些土石方被用于造地、建设“运河小镇”和生态长廊,不仅解决了工程弃土问题,还新增了耕地资源,提升了生物多样性。运河两岸的甘蔗示范园和现代农业基地,展现了生态与经济的融合共生,为当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image.png

在平陆运河两岸,一场生态实践正在生动上演。数亿立方米的土石方经过科学规划和创新利用,成功实现了从工程弃料到生态资源的华丽转身。这些土石方有的铺展成沃野,滋养着甘蔗与瓜果;有的垒筑起设施完善的“运河小镇”,为建设者构建温馨家园;还有的融入两岸绿意,化作苍翠逶迤的生态长廊,守护着这片土地。

土石方综合利用:从工程弃料到生态资源的创新实践

平陆运河建设管理团队通过优化设计,将土石方开挖总量减少了2400万立方米,目前已开挖的约2.9亿方实现充分利用。团队针对不同地质条件的土地,制定了差异化的表土剥离方案,精准设定适宜的剥离厚度,剥离出的优质表土被集中存放于指定区域,为后续的生态绿化和土地复垦储备了宝贵资源。创新采用工程利用、抬填造地、园区回填、绿色建材等七大利用途径,累计利用超1.8亿立方米土石方,将原本难以利用的地形改造成大规模连片耕地,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生态与经济融合:运河两岸的绿色产业新图景

在马道枢纽糖料蔗良种繁育及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内,130余亩的“运河甘蔗”长势喜人。这片蔗田源自运河建设转运的土石方,经过覆盖表土、翻耕起垄和有机肥滋养,工程用地变成了沃土良田。预计亩产达8.5吨的甘蔗将为规模化种植和技术推广提供关键支撑。此外,广西大学团队探索出的高效轮作模式,培育出的新品种网纹甜瓜和小番茄甜度远超一般品种,深受市场欢迎。这些创新实践为运河沿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样板。

“运河小镇”:建设者的温馨港湾与乡村振兴新起点

可容纳5000名建设者的“运河小镇”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分布式光伏电站、混凝土配送中心、职工教育培训中心等生产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这座小镇的诞生,是平陆运河建设管理团队尊重自然、巧用自然的智慧表现。通过科学规划消纳土石方636万立方米,将荒芜的山坳改造成功能完善的产业园区和生活社区。“运河小镇”实行社区化管理,厚植人文关怀,后期还可服务乡村振兴,改造为地方产业园。

平陆运河的生态实践,不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一场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生动诠释。从土石方的创新利用到生态与经济的融合共生,这条绿色廊道正在八桂大地上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中国土石方工程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拷贝和镜像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8-2021 中国土石方工程协会(www.tsfxh.org) All Rights Reserved.